# HTML/CSS简介
# HTML 简介
超文本标记语言(英语: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简称:HTML)是一种用于创建网页的标准标记语言。HTML是一种基础技术,常与CSS
、JavaScript
一起被众多网站用于设计网页、网页应用程序以及移动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3]。网页浏览器可以读取HTML文件,并将其渲染成可视化网页。HTML描述了一个网站的结构语义随着线索的呈现,使之成为一种标记语言而非编程语言。
HTML元素是构建网站的基石。HTML允许嵌入图像与对象,并且可以用于创建交互式表单,它被用来结构化信息——例如标题、段落和列表等等,也可用来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文档的外观和语义。HTML的语言形式为尖括号包围的HTML元素(如 <html>
),浏览器使用HTML标签和脚本来诠释网页内容,但不会将它们显示在页面上。
HTML可以嵌入如JavaScript的脚本语言,它们会影响HTML网页的行为。网页浏览器也可以引用层叠样式表(CSS)来定义文本和其它元素的外观与布局。维护HTML和CSS标准的组织万维网联盟(W3C)鼓励人们使用CSS替代一些用于表现的HTML元素[4]。
发展历史
- HTML2 1995年11月24日
- HTML3 1997年1月14日
- HTML4 1997年12月18日
- HTML4.0 1998年4月24日
- HTML4.01 1999年12月24日
- HTML 5 2014年10月28日
# CSS 简介
层叠样式表(英语:Cascading Style Sheets,缩写:CSS;又称串样式列表、级联样式表、串接样式表、阶层式样式表)是一种用来为结构化文档(如HTML文档或XML应用)添加样式(字体、间距和颜色等)的计算机语言,由W3C定义和维护。当前最新版本是CSS2.1,为W3C的推荐标准。CSS3现在已被大部分现代浏览器支持,而下一版的CSS4仍在开发中。
发展历史
CSS1
于1994年,哈肯·维姆·莱和伯特·波斯合作设计CSS。他们在1994年首次在芝加哥的一次会议上第一次展示了CSS的建议。CSS2-2.1
1998年[11]5月W3C发表了CSS2,CSS2.1修改了CSS2中的一些错误,删除了其中基本不被支持的内容和增加了一些已有的浏览器的扩展内容CSS3 CSS3标准已部分公布,但仍未全部制订完毕,还会有其它新内容继续加入。W3C网站上有专页展示CSS3发展的进展[16]。 CSS3的标志。 CSS3分成了不同类别,称为“modules”。而每一个“modules”都有于CSS2中额外增加的功能,以及向后兼容。CSS3早于1999年已经开始制订。[17]直到2011年6月7日,CSS 3 Color Module终于发布为W3C Recommendation。[18] CSS3里增加了不少功能,如:“border-radius”、“text-shadow”、“transform”以及“transition”。CSS3亦支持动画(animation)及立体(preserved-3d)。 部分属性(例如旋转类属性(如:transform),动画类属性,立体类属性),由于现时不同浏览器支持程度不同,需要加上不同的浏览器前缀来区分。
CSS4 W3C于2011年9月29日开始了设计CSS4[19][20]。直至现时只有极少数的功能被部分网页浏览器支持,如使用在HTML而非SVG上的pointer-events[21]。 CSS4增加了一些更方便的选择器,并简化了一些现有选择器的用法。